2020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力组织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支撑服务工作。根据自然资源部统筹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协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牵头,联合20余家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成功研发了第I代滑坡仪和智能预警系统,并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西藏、甘肃、湖北、广东等9个省(区、市)进行了2512处代表性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仪样机的实验应用,有效预警了15起地质灾害,避免了约366人可能因灾伤亡,防灾减灾成效初步显现。 据了解,该研究团队从2018年起开始滑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发和实验应用,经过持续研发和改进,研发工作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第Ⅰ代滑坡仪定型试制。研发团队聚焦地质灾害监测中降雨与地表形变两类监测要素,“提高可靠性、提高集成度、降低功耗、降低成本”为目标,融合应用新型微机电传感、北斗高精定位、天-地窄带物联、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滑坡仪可靠性不断提升,野外运行完好率达到95%,为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是智能预警系统V1.0正式定型并在9省份实时应用。滑坡智能预警系统V1.0初步构建了“人机结合”决策模式和技术流程,充分依靠仪器提供的监测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结合专家的知识经验和现场宏观判断,实现了人机融合研判,极大提升了滑坡预警决策的准确度。该系统依托部、省多级物联网平台,整合多种功能,实现了滑坡监测预警实验“建—管—运”全流程在线管理。2020年8月,已完成贵州、甘肃、云南、陕西、广东、湖南、四川、湖北、重庆九省(市)部-省系统对接和数据实时同步工作,并对云南腾冲黄瓜箐滑坡、重庆云阳团包滑坡等地质灾害灾、险情实现成功预警。 三是初步形成系列技术规范。组织编制了《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布设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等5项技术规范,其中3项已由自然资源部印发试用。这些标准的完成推动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我国全域范围内开展滑坡智能监测预警应用提供了技术智力支撑。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在四川、云南、重庆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2.2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继续开展滑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实验应用,进一步推进“人防和技防并重”的专群结合工作模式。根据部总体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将聚焦技术研发和攻关,提高隐患点选取和仪器布设安装的科学性,优化监测要素,研提第II代定型设计。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智能预警系统功能与模型算法,开展结构复杂的滑坡监测预警方法研究,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水平。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