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5084|回复: 0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河南省南太行淇县段生态修复纪实

[复制链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6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0-9-24 1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周强 麻哲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南太行淇县百姓靠山吃山,办起采石场、石灰窑,鼓起了钱袋子。一车车砂石骨料运走,一座座山头消失,山林间变得坑坑洼洼。在矿山较为集中的乡镇,最多的时候有50个采石场、28个石子厂、15个石灰窑及5 个大型砖瓦厂,各类“吃山”企业数不胜数,挖出了“金山”却毁了青山。到2019年,淇县还有露天矿山企业40余家。
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确保“一渠清水北送”,实施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已经刻不容缓。

重组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
淇县是太行山向豫北平原过渡地带,是华北平原乃至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穿境而过,区内集中分布各类国家级保护区19处。但是,作为关键节点的南太行地区也是河南省生态环境遭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淇县自然资源局勇敢地挑起了这项重担,决心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
2020年初,淇县田沟、二道庄两个大型普通建筑石料用灰岩采矿权在淇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出让,在河南省“2+26”通道城市(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内率先完成了采矿权挂牌工作。
淇县恒源矿业有限公司以10.92亿元竞得这两个绿色矿山的采矿权。其中,田沟矿区开采储量2.2亿吨,年生产规模1000万吨;二道庄矿区开采储量1.2亿吨,年生产规模700万吨。
淇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马学周介绍,淇县坚持“关小上大、堵疏结合、修复生态、绿色发展”的原则,将40余家年产3万吨矿山企业进行了关闭,整合为19家年产50万吨矿山企业。2017年,将原有的19家小型露天矿山企业全部关闭,重组为两个大型绿色矿山企业,资产设备移交政府,采矿证收回,历时数年多轮整合,基本到位。同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公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十部门协同作战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打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有效维护了全县矿业权开发秩序。
依托田沟矿区建筑石料资源储量大的优势,采取开发式治理模式,淇县将建设1000万吨骨料生产系统、300万吨精品机制砂生产系统、45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系统、60万方商品混凝土生产系统、30万方装配式建筑生产系统、15万方石材加工生产系统工等“六位一体”的建材产业园。淇县二道庄绿色矿山生产线,占地308亩,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目前正在主体施工,预计今年10月份完成项目建设工程,并运行投产。
马学周介绍,下一步,将全力支持和服务好恒源公司高标准绿色矿山建设,在2020年底完成绿色矿山验收工作,实现砂石产业规模集约环保生产,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富美朝歌。
“淇县模式”织就绿色保护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19年,河南省地矿局与鹤壁市政府签订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地质工作优势助力淇县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建设工作驶入全面推进的“快车道”。
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作为河南省惟一一个入围国家第三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的项目,可以说从立项之初就备受瞩目。
“淇县作为南太行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之间的战略合作,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淇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马学周介绍。
一系列围绕着“修山”的行动相继展开。淇县县委主导的《南太行地区淇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成功出炉,由县发改委、自然资源、财政、环保、水利、林业、各乡镇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挂牌成立,“一盘棋”统筹下,按照“山前、浅山、深山”的格局,50余家采矿企业先后关停,围绕南太行地区(鹤壁淇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构筑了全领域的地学支撑体系,科学谋划,精准服务地方政府。
2020年的初春,正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地勘四院却紧急行动起来,在全院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临时党支部和火线突击队,克服疫情等重重困难,按照一个治理区、一幅作战图的原则,细化时间表,制定任务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打响了生态修复攻坚战。地勘四院承担了淇县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项目,预计总投资额5500万余元。
他们通过采取危岩清理、场地平整、挡墙砌筑、绿化等工程措施修复治理面积19.18公顷,已完成危岩体清理工程50719.59立方米,挡土墙砌筑1235立方米,排水渠工程砌石134.0立方米、覆土40600立方米,绿化植树143.55亩,种植树木30147株,自然恢复3.1公顷,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7%。生态修复项目完成后,能有效减少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提高项目区内水源涵养,增加绿化面积。
绿水青山从渴望走进现实
今天,这片古老的朝歌大地正一步步成为百姓身边的美好家园。原先光秃秃的山体上,连绵的梯形坡面鳞次栉比,一颗颗人工栽培的侧柏、白皮松苗,绿意盎然,新垦的农田迎来了丰收,一座座“绿色生态金字塔”傲对碧空,一幅山水林田湖草的壮美画卷跃然纸上。
通过项目实施和综合治理,不仅消除了项目区域内长久以来的地灾隐患,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在优质小麦的核心产区有效增加耕地面积2000余亩,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目前,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下,南太行地区淇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进入了新的阶段,5.11亿元将用于生态修复,治理面积近万亩,在全面治理完成后,淇县西部南太行山区、赵家渠和思德河上游河道将形成千亩林地、万亩花海的壮丽景观。
淇县县委书记王海涛表示:“生态保护修复不仅绿了青山,更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平台,推动了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在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助力脱贫攻坚,真正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富民之路。”
“地勘四院将集中更大优势资源和力量,为淇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多方位、全要素的地学支撑和专业技术服务,力争为山区百姓建成一座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展望未来,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院长刘亚南信心满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