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20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木松和冷水坑银矿田的发现

[复制链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15:3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木松和冷水坑银矿田的发现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吴淑燕

有一张照片是1989年拍的。那时,江西省地矿局九一二大队相关领导职工欢送杨木松同志去北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照片上,杨木松胸戴大红花,送行的人员满脸喜悦。当时,杨木松因为在冷水坑铅锌银矿区找矿、评价、勘探中做出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冷水坑银矿田的找矿工作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九一二大队就驻扎贵溪冷水坑矿区。以杨木松为代表的老一辈九一二地质人,经过近20年的勘探,克服重重困难,在冷水坑发现了亚洲最大的银矿田,当时在全国引起关注。1985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分别报道了“江西省冷水坑发现大银矿,地质远景储量国内第一”。
如今斯人已去,人们只能在杨老留下的文章——《冷水坑银矿田的发现》中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
“银路岭一带山虽不高,但坡陡、林密,荆棘丛深,通视条件极差,每前行一步都得靠柴刀开路,十分困难。在这里历时半月才找到三处老窿,经仔细敲打在一老窿壁上找到了呈点状方铅、闪锌、黄铁矿化,又在营林小溪旁见到了堆积如山的古炼渣,但古炼渣究竟属何时产物?直到1976年下半年贵溪县县志启封后,我们才从中知道其属万历年间。遍野废石和堆积如山的古炼渣足见昔日采冶之盛。据传英国人也曾在此采冶,运银时有两船银子沉于上清河中。1967年5月,我们对区内各矿点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比之后确定冷水坑银路岭一带作为我们今后重点解剖区。6月初,一支由地质、山地工程、炊管人员共28人组成的小分队开进冷水坑展开地质普查找矿工作。当时的冷水坑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我们所需物资皆靠人肩挑或小板车推运,到最近的圳上火车站(四等小站)须步行40里地。此前,这里基本未曾有地质工作者涉足。从地质角度说,此处纯属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毫无可供借鉴的地质资料……我们在冷水坑工作的同志2个月未能领到工资,仅靠一点备用金维持全小队生活。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仍坚持正常地质工作,目的是为早日唤醒沉睡地下的宝藏。到1968年底,全区共寻找到老窿103处,据老窿采空区的产状和地表见到的一些矿化,初步划分出18条矿化带,对近矿围岩蚀变和矿体的产出形态有了一些认识,给矿区进行深部探索提供了较充分的地质依据……”
文章里没有对困难的渲染,没有华丽词藻的描述。杨老用平实的笔触真实地还原了那段工作经历,地质队员在艰苦条件下不避艰险、不怕困难、严谨认真、专注地质找矿的形象跃然纸上。
想跟杨老的女儿聊聊,她似乎有些不愿重提往事,还没开口就已眼含热泪。她说,父亲任何时候都是把工作摆在第一位的。谈起童年在冷水坑生活的那段时光,她介绍说那时住的房子很简陋,屋子里还会有蛇光顾,有一次掀开被窝发现蛇爬到了床上,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可父亲从不认为这是什么困难。爷爷是个华侨,早年到泰国创下一份家业,迫切想要父亲杨木松前去继承。可当时父亲已到冷水镇从事地质工作,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肯离开亲爱的祖国,便毅然拒绝了爷爷的请求,还反复说服了家人离开广东搬到这人烟稀少的冷水镇。爷爷不理解儿子的选择,以为儿子在国内生活得很好,辗转来到这里,结果看到儿子一大家人住在漏风的泥墙房子里,生活条件这么艰苦,不禁老泪纵横,甚至拒绝了儿子到机场送他。虽如此,在那个困难的年代,老人依然不时从国外寄来钱物接济。
朱溪项目部的年轻人欧阳永棚到现在还记得杨老2016年9月到朱溪矿区指导工作时的情景。杨老不顾80多岁高龄,在岩芯库里一待就是近两个小时。老人告诉他,做地质工作一定要有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编录时必须精细化,花岗岩蚀变要一米一米地画,要标清楚云英岩化和绢云母化。
如今,冷水矿山已被开发,熠熠生辉的矿产已转变成巨大的物质财富,支持着地方经济发展。昔日荆棘丛生、一片荒凉的冷水坑矿区现已繁华起来,成为赣东武夷山区的明珠。而老一辈地质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永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9-8-7 17:02: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