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28997|回复: 0

努力做好新时期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

[复制链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6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0-12-19 17: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邢丽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建议》总共60条,其中有11条与水工环地质工作密切相关。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为“十四五”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我国社会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水工环地质工作亟需转型升级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带来了诸多新的需求。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积淀深厚,但是面对上述各类新的需求,必须认清新形势,加快调整步伐,与国家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同频共振,将工作成效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的组成部分,切实体现水工环地质工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
近两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从地球系统科学理念出发,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区域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以支撑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为目标,在大江大河流域、国家重大发展区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地区等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精准性和有效性的工作,着力推进水工环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一是从地下水资源调查为主转向地表水地下水一体化的水资源调查;二是瞄准重点地区实施中深层水热-干热地热资源调查;三是以农用地为主推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四是探索实施地表基质层生态地质试点调查;五是面向重大工程和城市安全灾害风险管控的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价;六是开展特色地质景观资源调查;七是探索服务健康中国的新路径,开展地球化学过程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健康地质调查;八是大力推进支撑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各项探索工作已取得良好阶段成效,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已逐步开始发挥新的、重要的基础与科学支撑作用。
二、打破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面向国家需求积极构建新的地质调查工作体系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顺势而为,提出了推进服务方向、科学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和其他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新的基本定位。就是引领地质调查工作,盘活深厚积淀,广泛拓展融合,在为人民创造更安全的环境、更清洁的资源和更健康的生活上着力。
(一)实施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构建多要素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国家统筹部署,地质调查持续开展了我国陆域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地下水资源、地热资源、地下空间资源、地质景观资源以及土地质量的系统性普查、勘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资源保障作用。《规划建议》指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因此,查明土、矿、水、林、草、湿、海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动态并明细权属,既是自然资源管理当务之急,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需依托既有成果优势,科学设计新时期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以提升工作广度、深度和精准性为着力点,系统部署开展新一轮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同时,盘活已有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数据,使其成为认识地表基质层的科学基础。进一步从地球系统科学视角,对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动态变化等评价区划,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实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推进自然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和督察执法,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
(二)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
《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完善空间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确定用地用海等规划指标的参考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要充分分析水、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冰川、荒漠、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量、质量、结构、分布等特征及变化趋势,需要结合气候、生态、环境、灾害等要素特点,对比国家、省域平均情况,对标国际和国内,总结资源环境禀赋优势和短板,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格局建议方案。因此,地质调查工作要发挥基础优势,针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求,探索传统成果的有效转化与二次开发,与系统开展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相协调,在支撑服务我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预警、效果评估和用途管制中,发挥更加坚实、高效的科学支撑作用。
(三)建立国土空间生态地质调查监测评价体系,支撑国土空间系统性修复与生态保护管理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问题复杂多样,机理和演替规律研究基础薄弱,生态文明建设仍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规划建议》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黑土地保护,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因此,地质调查工作需要加强多学科深度融合,开展对地表生态问题与地表基质的深入调查,尽快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生态状况“调查-监测-评价-区划”全链条工作能力,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水平,和精准把脉表象问题与根本原因的分析能力,为制订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整体保护与修复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两屏三带”、大江大河重要水系和湖泊湿地为重点区域,加快建立生态安全评估预警体系,及时识别和诊断重大生态问题,评估国土空间生态状况与发展趋势,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保障提供科学支撑。
(四)着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水平,高效支撑国家减灾防灾和重大工程建设地质安全风险管理
地质灾害防治是直接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重要工作。《规划建议》指出,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近二十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持续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预警工作,支撑国家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汛期因灾伤亡时有发生。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的全面性和精准性,改变监测预警主要依靠群测群防的现状,有效提升地质灾害的防灾能力。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核心科技攻关,促进形成快速精准的空天地一体化地质灾害调查能力,同步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与区划,构建国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将地质灾害防灾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加强深部地热等清洁能源勘查开发,支撑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
地热作为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利用系数高和二氧化碳排放低的优势。通过地热能替代燃煤供暖及弥补煤改电、煤改气的不足,对于我国北方清洁取暖,特别是缓解京津冀地区冬季大气污染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全国地热资源普查,对我国浅层地温能、中深层水热资源和深部干热资源进行了评价,整体资源潜力巨大。《规划建议》提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因此,地热资源作为清洁低碳能源,需进一步加大重点地区勘查,详细查明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量,并探索安全高效的开发利用模式,在支撑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上,发挥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基础支撑作用。
(六)推进地质文化村建设和绿色富硒土地调查,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规划建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地质工作要进一步延伸工作链条,以地质遗迹调查和土地质量调查工作成果为基础,培育与地质相关的、适合本地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助力农村农业走生态环境保护与美化、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富裕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通过深挖地质资源特色,精讲山、水、人的故事,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容,通过推动地质文化村建设和绿色富硒土地调查评定,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落到实处。
(七)开展地球化学过程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健康地质调查,探索服务健康中国新路径
《规划建议》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当前国家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加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监测与评价,加强地方病防控管理等。地质调查工作要以20年多年积累的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支撑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探索开展城市、乡村表生地质环境中有益有害元素和地利条件调查评价,开展重点地区地质建造、地化异常及地源性地方病调查评价等,要加强多学科融合,推进地球化学过程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地质解决方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从精准的数据获取能力、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智能化智慧化服务水平三个方面,精心谋划推进“十四五”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着力推进构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业务工作体系、组织结构体系、人才队伍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协调合作新机制,打造高质量地质调查工作范式,大力提升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