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18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化机制,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注入源头活水 —— 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复制链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7: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矿业报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党的十九大“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要求,自然资源部积极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市场化机制建设,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在实践中,各地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新模式、新路径,在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土地综合整治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近日印发了10个典型案例(第一批),本报现刊出,供各地学习借鉴。

案例1 山东威海华夏城矿山生态修复
—、项目概况
山东省威海市华夏城景区位于里口山脉南端的龙山区域。上世纪70年代末,龙山区域成为建筑石材集中开采区,先后入驻了26家企业,经过30年左右的开采,区域内矿坑多达44个,被毁山体 3767亩,森林植被损毁、粉尘和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问题突出,导致周边村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区域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严重。
2003年开始,威海市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资本融合” 的模式,对龙山区域开展生态修复治理,由民营企业威海市华夏集团先后投资51.6亿元,持续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和旅游景区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明确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的实施主体。威海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威海”发展战略,把关停龙山区域采石场和修复矿坑摆在突出位置,将采矿区调整规划为文化旅游区,同时引入有修复意愿的威海市华夏集团作为修复治理主体。为支持华夏集团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威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矿山,组织金融、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实际困难。华夏集团先后投入2400余万元用于获得中心矿区的经营权、采矿企业的搬迁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助等,并租赁周边村集体荒山荒地2586亩。随着生态修复不断推进,华夏集团将生态修复与文旅产业、富民兴业相结合,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方式取得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为后续生态管护和区域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矿坑生态修复。根据山体受损情况,以达到最佳生态恢复效果为原则,通过土方回填、修建隧道、 拦堤筑坝、涵养水源、栽植树木等实施方式,分类开展受损山体综合治理和矿坑生态修复。针对威海市降水较少、矿坑断面高等实际情况,采用“拉土回填”方式填埋矿坑、修复受损山体;针对部分山体被双面开采,山体破损极其严重、难以修复的情况,通过修建隧道、隧道上方覆土绿化、恢复植被的方式进行修复;对于开采最为严重的矿坑,通过拦堤筑坝、黄泥包底的工艺储蓄水源,共修筑35个大小塘坝,通过天然蓄水、自然渗漏后形成水系,成为区内主要水源。
三是依托自然形态,发展文旅产业。依托修复后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地形地势,打造不同形态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依托长210米、宽171米的矿坑,创新打造360度旋转行走式的室外演艺节目。依据山势建设1.6万平方米的生态文明展馆,采用“新奇特”技术手段,将观展与体验相结合,集中展现华夏城生态修复过程和成效。
三、运作模式
一是科学规划、实施土地差异化供应。威海市规委会于2010年批准华夏城片区控规方案,同时经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将龙山核心区域内的1670亩国有林场租赁给华夏集团使用。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方式华夏集团取得223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中150 亩用于建设海洋馆、展馆等景区设施,73亩用于建设与其配套的酒店。
二是多元化产业发展,拓宽收入渠道。优良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周边服务业的良性发展,吸引了大批酒店、商超等项目,并形成特色街区,成为威海市人流、物流、资金流活跃板块。截至2019年底,华夏城累计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门票收入是主要的收益来源。
三是推动区内周边城市化进程。随着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和华夏城的建成开放,带动周边区域的土地增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外溢。其中,住宅用地的市场交易价格从2011年至2019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外溢。威海市政府支持华夏集团对周边5个村实施了旧村改造,让1200余户村民居住条件得以改善。
四、主要成效
一是恢复了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增加了生态产品供给。截至2019年,恢复被毁山体近4000亩,栽种各类树木1189万株,龙区山域植被覆盖率由65%提高到97%,修复了水系、栖息地,提高了动植物的多样性,为周边15万居民和威海市民提供了高质量生态产品。
二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就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龙山区域的矿坑废墟转变为生态良好的华夏城,共吸纳周边居民10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约4万元;带动了周边区域酒店、餐饮和零售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新增酒店客房4170间和餐饮店铺2000家,带动创业就业1万余人;周边13 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4.8%,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案例启示:该项目探索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富民兴业相结合, 整体谋划、系统实施,形成了因矿山修复后生态环境改善而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因华夏城建成而带动周边区域的土地增值、因盘活土地利用而带动产业发展、因产业发展而带动生态就业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案例2 安徽淮北市绿金湖采煤塌陷地治理
一、项目概况
绿金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是经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准实施的“淮北市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二、三期工程,处于城市规划的核心区域,主要治理朱庄-杨庄矿采煤沉陷区。淮北市以采煤沉陷区治理为突破口,着眼把历史包袱变成发展财富,探索形成“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的综合治理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绿金湖是践行“深改湖”的实践项目,项目总投资22 亿元,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总治理面积3.61万亩。项目建设期2016年4月-2017年12月。
二、主要做法
为破解治理资金难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淮北市决定采用 PPP模式,采取“投资-建设-养护-移交”一体化的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淮北市国土资源局)代表淮北市政府作为采购人,通过依法招标的形式选定项目社会投资人,即安徽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和安徽建工集团联合体。淮北市建投集团作为政府授权股东,与安徽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和安徽建工集团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即淮北安建投资有限公司。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淮北安建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绿金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ppp项目ppp协议》。协议约定,项目公司负责按计划完成项目投融资、建设和养护,市政府负责项目设计、监理、土地征迁补偿和协调工作,按约定支付服务费用。项目治理形成的水域、湖泊以及可利用土地的开发权、使用权和收益归政府所有。
三、运作模式
淮北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共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2亿元,其中可用于绿金湖治理资金约2亿元,资金缺口高达20多亿元。
淮北市政府积极探索PPP治理模式,解决治理资金难题,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依据协议,确定项目年综合回报率9.41%,年养护服务费190万元。项目总投资22亿元,建设期20个月,运营期10年,全部由社会投资人负责融资。淮北市政府分10年支付政府购买服务费,包括工程建设服务费用和养护服务费用,每年约3.53 亿元,总计约35.3亿元。经报市人大批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每年财政预算。从2018年至今,淮北市已连续3年按照协议约定如期支付政府购买服务费用,PPP模式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四、主要成效
一是恢复了被破坏的土地资源。项目完成后,昔日废弃的采煤塌陷地变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风水宝地。项目形成可利用土地约 2.45万亩,其中沿湖周边可出让建设用地约8000亩,土地出让金预期直接收益可达300多亿元。
二是改善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形成连片水域面积1.16万亩,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植树种草面积达到1万亩,对淮北区域小气候的改善起到较大作用。
三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由于绿金湖处于西部老城与东部新城的核心衔接带,因此对城市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案例启示:淮北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积极探索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新方式,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方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既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又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发展新产业结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政府支持与社会资本结合的典型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7:46: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3 云南大板桥矿山生态修复
一、项目概况
大板桥矿山位于云南省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侧约1.5公里处。矿山于1986年投产,露天开采,主要为水泥厂提供石灰石原料,2016年8月采矿证到期并停产,同年由云南华新东骏水泥有限公司(原昆明水泥厂东俊及法国拉法基东俊)全资收购。该矿山开采损毁土地总面积约2707亩,经过多年开采,矿山北侧、东侧及西侧形成开采边坡,南侧开口与采场底部平台相连;采场标高 2075米-2179米,采深104米,形成7个台阶,台阶高15米,采场底部南北长1040米,东西宽219米-451米;矿区东侧分布1个排土场。矿区地形地貌被严重破坏,原有自然植物已不存在,矿区遍布尾矿碎石和废弃矿坑,最深达104米,亟须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引进民营企业,共同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华新东骏水泥有限公司引入民营企业云南钢力建筑有限公司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双方本着合作共赢原则,经过协商由华新东骏水泥有限公司提供开采损毁的土地、固体废弃物,云南钢力建筑有限公司主要从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入手,采用削坡减载及植被恢复技术控制山体滑坡,边削坡处理边复垦复绿。
二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固体废弃物全部综合利用。生产剥离的表土集中堆于排土场用作矿山绿化覆土,部分土石用作生产水泥配料,不能作为配料的部分采用先进机械进行3级筛分,粒径≥45毫米的经破碎后作为骨料外售,粒径介于45毫米~10毫米的用于铺筑矿区道路,粒径≤10毫米的作为绿化覆土配料,既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全部回收利用,又为矿区生态恢复治理提供了表土。
三是种植苗木,发展林下经济。采用密植方式,在损毁土地上栽植多种苗木,树苗长大后,间伐出2/3进行出售,剩余的1/3保留作为地表恢复植被,并在林下布置物种驯化实验基地(养殖鸡、鸭、鹅等)及草药试种基地(种植重楼、白芨等)。
三、运作模式
一是通过在矿山损毁土地区域栽植大量绿化苗木外售获取直接经济收益。
二是治理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全部回收利用,实现在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无新的废弃物产生和无旧废弃物残留,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获得了较好收益,也为无废城市建设做出很好的探索。
三是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草药和养殖家畜等创收,为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资金支持,获得收益。
四、主要成效
一是完成矿区的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该矿山于2016年闭坑后,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在2年内完成整个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据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底,已恢复治理面积约1922亩,栽植绿化树木137余万株。
二是完善了矿区基础设施。经过近十年的恢复治理,矿区建设了完善的道路和截排水、供水、消防、绿化及管护系统,逐步复绿和增加物种。
三是探索出残余资源分类利用模式。形成一条残余资源分类利用、剥离表土培育土壤、种植绿植销售、发展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产业链。矿区增加了园艺修剪、生态种植、管理维护等就业岗位1000余个,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政府、企业、村民共赢。
案例启示:大板桥矿山是较早利用社会资本开展生态修复的一个案例。该项目通过引入专业化公司运作,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的同时,复合利用残余资源、种植苗木、发展林下经济等方式,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经济创收,还为当地提供生态就业,可谓一举多得。该项目的实施为社会资本参与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探索出资源循环利用、经济开源节流并举的实践模式。

案例4 浙江长兴县原陈湾石矿生态修复及开发利用
一、项目概况
长兴县原陈湾石矿是一座以开采石灰石和建筑石料为主的老矿山,矿山自1915年开工,2000年关闭,形成了多个废弃矿坑以及未开展治理的陡崖。2002年起,湖州市开始探索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运作和资金筹措机制,长兴县针对原陈湾石矿,先后启动了边坡生态复绿、农村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复垦耕地等工作,有效改善了矿坑周边生态环境。2015年,上海长峰集团投资兴建“太湖龙之梦乐园”,整个项目投资约251亿元,总占地面积11600亩。
二、主要做法
一是以生态治理为本、因矿施策开展生态修复。2002年开始, 长兴县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生态治理。针对原陈湾石矿及周边7个矿坑的地理条件,启动了边坡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在保留原废弃矿坑基础上,开展山体、水体生态景观设计,在裸露山体上种树、种竹,累计投入100余万元,历时4年完成治理。
二是以农地复垦为基,优化区域生态环境。2006年,结合农村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对原陈湾石矿宕底及周边废弃矿坑实施矿地复垦,累计投入复垦资金约406万元,完成整治总面积294亩,新增耕地259亩。
三是以建设规划为翼,盘活营商资本。2015年,长兴县将原陈湾石矿独特的地势和景观融入建设规划,腾出大量建设用地,生态保护修复的同时,提升了区域生态品质,优化了区位营商环境。
三、运作模式
太湖龙之梦乐园目前已形成一个集星级酒店群、太湖古镇、海洋王国、欢乐世界、水上公园、野生动植物园等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区。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运用自然与生态独特景观,展现了“三水一崖”等自然风光的生态效应。其将酒店、商业、休闲娱 乐、会议、康养项目作为主要盈利点,形成“门票收入+酒店收入+ 二次消费收入”的盈利结构。
四、主要成效
一是修复生态,变废为宝。长兴太湖龙之梦项目以景观再造、矿地利用形式开展废弃矿地治理,不仅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和运营探索了新路径,还为当地政府拓展了经济发展新空间,将废弃矿山变成了聚宝盆,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互助互惠。
二是保护生态,带头示范。长兴太湖龙之梦项目的建设最大程度保护了原始生态,高标准建设园区住宿、观赏、购物等各项设施设备。带头促进长兴县由资源型向生态型转型发展,长兴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县)”“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等称号。
三是尊重生态,提升城市价值。长兴太湖龙之梦项目是长兴县重点项目,政府在政策、土地、物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上海长峰集团坚持深夯生态建设之基,始终遵循尊重生态理念,充分依托濒临太湖的区位优势,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景观特点进行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累积解决3万余人就业,每年可吸引游客约3000万人次,形成了综合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案例启示:长兴县矿山生态修复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矿施策、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濒临太湖的天然地理优势,独特的生态景观和旅游资源潜力,充分发挥浙江省本地社会资本的优势,集中投入、高标准建设运营,不仅实现了良好的生态,而且为当地经济发展腾出空间,该案例为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示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