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寿新闻网 记者 阳键
怎样预防地质灾害?
1.工程建设前先进行地灾危险性评估。
2.规划选址需要注意。
3.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需要注意。
4.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需要注意。
农村选址、建房如何避免地质灾害?
1.选址应避开已经明确的崩滑地带和滑坡崩滑易发区与多发地区。
2.不应将房屋建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态便于水流汇集的沟口地带。
3.不要随意开挖坡脚。
4.做好蓄水、排水设施。
5.禁止随意堆填加载。
6.禁止乱砍乱伐。
滑坡的防范
1.房屋尽量选择在反坡或坡下。
2.在陡坡脚下开挖取土容易诱发崩塌、滑坡。
3.不在滑坡区或存在滑坡危险的地区修路、建房。新选房址尽可能避开江、河、湖(水库)沟切割的陡坡地带。
4.开挖斜坡建房,最易引起滑坡,所以开挖前要请地质人员查看。
5.房屋后的挡土墙一定要留排水孔。
崩塌的防范
1.不在未经治理的陡坡危岩下建房、修路、避雨,下雨时不要攀登危岩。
2.不要拆挖老矿井(老窑)预留的保安矿柱,避免造成塌陷。
泥石流的防范
1.不在泥石流或存在泥石流危险的地区修路、建房。村庄应建在溪沟两侧安全的高程上,不要建在低凹处或沟口。
2.不要在沟中大量堆土,防止形成泥石流。
3.暴雨、冰川融水、雪山融化易引发泥石流,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4.暴雨过后,泥石流仍会产生,应等雨后过段时间才可出去。
地面塌陷的防范
1.在隐伏岩溶区强烈抽水容易造成地面塌陷。
2.地面出现塌陷、裂缝,应及时用粘土填埋或用塑料布等遮盖。做好地质灾害调查与防灾规划,做好地质调查,编好防灾规划和防灾明白卡。
发现地质灾害前兆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听从政府的指挥,有序撤离。不断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坚持做到“四到位”“八落实”和“十有”建设。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发生变化的,要及时将变动资料修改、补齐、完善,对新增的或已治理的灾害点要及时进行增补、修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认真做到群测群防、监测预警所要求的“四到位”(责任单位、防治资金、监测手段、防治措施) 、“八落实” (警示牌、防灾预案、监测经费、监测人、监测记录、“两卡”即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监测设施、撤离路线)。
要认真按照国土资源部、市国土房管局的要求,积极开展以有机构、有经费、有规划(年度工作方案)、有预案(单点)、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建设。
埋桩法: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
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变形。
上漆法: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画上一个标记,通过量测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滑坡的变形。
贴片法: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纸片监测裂缝拉裂。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变形,须严加防范。
地面沉降监测:用尺子在发生地面沉降的同一点测量地面下沉的深度。
地质灾害治理及搬迁避让工程:金土工程、崩塌的治理工程、滑坡的治理工程利用塑料布铺盖滑坡后缘裂缝,防止雨水直接渗入。
在滑坡前缘放置沙袋压脚,可有效减缓滑坡变形滑移,为治理滑坡赢得时间。
如何躲避地质灾害?如何避让滑坡?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慌乱。要迅速环顾周围,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
2.快速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
3.山体滑坡时,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4.房屋面临滑坡时,人员应立即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如何避让崩塌?
崩塌发生时,要迅速向崩塌体两侧逃生,越快越好。不得进入有警示标志的危险区。
如何避让泥石流?
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方法
1.上报:出现上述各类地质灾害先兆特征或监测数据发生突变(突然变大或减小)时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2.撤离:对于有应急预案的灾险情点,发生险情后应立即上报政府,同时严格按照预案组织撤离;对于新发生的灾险情应立即上报政府,同时采用临近村(居)民知道的信号(敲锣、打鼓、呐喊)告知村(居)民撤离,撤离到灾险情点两侧远离地灾危险区的平坝处等待救援。
3.灾后应急自救: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在政府救援未到达之前,受灾村(居)民有义务临时交通管制,清理路障,以便救援。村(居)民自救的原则:首先自救。先救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受伤群众等弱势群体。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村(居)民自救方法在来不及等到政府救援的情况下,村(居)民应首先自救,其一般方法有: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如发现一时无法救出存活者,应立下标记,等待救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