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44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聚焦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复制链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07:2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读

“九省通衢”的武汉,是华中地区的“超大城市”,也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 水陆空交通枢纽。“以经济中心、科创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 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更对武汉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聚焦城市规 划、建设、运行、管理,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势在必行。




“信息化建设对于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非常重要。不仅要把多源、异构、 海量地质资料和成果形成完备的专题数据库,而且要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 联网、3S、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其得以充分应用,为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运 行、管理提供地质信息支撑服务。”日前,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彭汉发在接受 采访时强调。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支撑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

武汉是全国首批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示范城市。该项目采用“中央+地方”合作模式总体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武汉市财政和湖北省财政提供配套资金,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和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组织实施。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要求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负责组织实施好示范项目。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则是其重要技术支撑单位。”

“所谓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不是传统的以水文、工程、环境、区域为主的专 业城市地质调查,而是打破专业的概念,从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生态5个方 面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性调查。”彭汉发介绍说。

2017年,《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总体实施方案》通过了武汉市政府和中国 地质调查局联合组织的审查,相关工作也逐步启动。

该方案确定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调查、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生态环 境质量调查评价等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主要有:查明基础条件,包括国土空间开 发利用条件、自然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质量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发育条件等;城市地质综合评价,对武汉市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地质灾害问题、优势地 质资源状况、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完善监测体系,建立武汉市岩 溶地面塌陷监测示范基地,地下水、地面沉降示范基地;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建立 地质工作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机制;建设城市地质一张图,实现地 质调查成果在规划、国土、建设、防灾、应急等方面的应用;成果综合集成,在云 平台上,作综合集成展示。

据介绍,围绕武汉市近期建设重点和远期愿景目标的需求,项目将形成20项服 务成果,支撑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同时,构建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和生态地质工 作技术方法体系,打造“百湖之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样版,树立地质工作服 务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标杆,形成河湖丘陵复杂 区特大型城市地质调查典范;对标雄安新区,打造“透明长江新城”,有力支持武 汉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创新中央引领示范、地方协同跟进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机 制,建立成果汇交、资料共享制度。

海量地质调查数据,接入云平台管理

武汉市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强化成武汉市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强化成果的转化应用,编制“读得懂、 用得上”的地质相关成果至关重要。

“不久前,我们将武汉市岩溶白沙洲条带的精细化调查成果集成到规划一张图上。该区域是武汉历史上发灾最多,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在总面积11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里,通过精细化处理,高易发区缩减为11平方公里,即缩诚了90%,成果非常突出。”彭发举例说明。

“武汉市有8条岩溶条带,未来要陆续布置1:1万精细化调查,掌握第一手数据。”据介绍,岩溶地面塌陷是武汉市最严重、最突出的地质问题。从1931年有记载以来,多次发生的塌陷,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近几年,随着城市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极端降雨天气频繁,诱发地面塌陷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本次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建立了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监测示范基地,通过数据积累,最终达到预警及预防的目的。"

“不仅是岩溶地面塌陷,地下水与地面沉降也是我们的监测目标,所有的监测 数据最终都要接入云平台进行管理,与相关管理部门联动,为灾害预警、应急及城 市安全提供信息化保障。”彭汉发进一步补充道。

据了解,武汉市测绘研究院还开展了区域地灾评估,确定地灾隐患点及类型, 制定巡查及预防方案。“有了这些成果,以后武汉的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就不再需 要做单独评估了,只要在网上下载即能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支撑只是应用的一个方面,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更 主要的任务是支撑城市规划与建设。为规划建设的不同区域、不同空间、不同层次 提供不同基础地质成果数据;为重大项目、主要功能区的空间和布局提供地质环境 数据,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指导城市工程;为规划提供水资源、矿产资源和 土地资源等城市保障性地质资源的基本情况数据。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成果还将为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进行提前预警, 并就如何解决地质问题提供工程措施方案,以满足建设部门的需要,节约建设成 本。比如,地铁施工要穿越很多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调查就可以指导地铁建设, 哪些可以在地上穿越,哪些在地下穿越。如果在高易发区穿越,会发生什么问题, 提前预判,采取措施。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也发挥着不小作 用。“比如:‘海绵城市’建设。武汉也在这几年发生过暴雨淹城的事情。地质调 查会细化分区,哪些地区下渗系数比较好,哪些地区不透水层厚,相关成果给水务 及建设部门提供参考。再比如:为水土质量判定提供支撑。通过长江沿岸生态地质 调查,重点摸清长江沿岸四五百平方公里水土质量,特别是表层土质量,提供防治 措施。”他还特别谈到,武汉历史上是重工业城市,工业棕地质量调查,可以判别 哪些是污染元素,为下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为自然资源工作的一环,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同样支撑着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科学有序地统筹布局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同时也为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提供重要抓手。而城市地质调查,能够摸清能源矿产、水、土、林、草、湿地等自然资源家底,掌握开发利用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为“双评价”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有力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07:28:11 | 只看该作者
直观三维地质模型,要建好更要用好

信息化建设对于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非常重要,而且具有创新性。

“我们不仅要在框架设计上做好,而且要汇集优秀的平台软件企业,发挥各方 优势。最终把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搜集或专项调查、专题研究产生的多源、异构、 海量地质资料和成果进行整理、处理、建库,形成统一、完备的专题数据库的基础 上,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S、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集数据集成管 理、综合查询统计、专题分析评价、大数据挖掘、三维建模、可视化、分析评价以 及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功能,实现多源地学数据二三维一体化组织与管理的数据中 心、实现全空间三维一体化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的平台、实现地质大数据集成管理与 挖掘的平台、实现智能地质信息服务与应用的平台、实现实时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平 台,为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提供地质信息支撑服务。”彭汉发重点 介绍道。

“信息化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三维地质模型建设,也是我们的创新突破所 在。”该院高级工程师徐德馨进一步说明,“以前做的三维模型,偏重于结构模 型,现在我们做的还有属性模型,把这次多要素地质调查很多成果通过属性的形 式,与结构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的三维地质模型不仅能看而且能用。另外,把地上 三维数据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三维地质属性模型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地上地下 一体化的全空间三维环境,更好的为城市规划、建设等行业服务。”

更直观的三维地质模型就是要让地质调查的成果更好地应用。其他部门非地质 专业人员使用这些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去专业化”。如地铁建设,平面图及剖面 图恐怕只有专业人员看得懂,而三维漫游可使得地铁运行地区情况一目了然,非专 业人员也看得清楚,弄得明白。

“三维也是与GIS技术结合最紧密的。”徐德馨介绍了三维关键技术后特地说 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多要 素城市地质野外调查和钻探工作需要它来规划路线和定位,地质环境监测和一些研 究工作需要遥感技术的助力,成果图件编制和信息化管理更需要GIS技术的支持。

“大数据、云计算也是我们重点关注与结合的,根据地质专业特点和武汉本身 的需求,也进行了新的设计。地质大数据中心及地质大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云平台 都在同步建设中。”

数据描摹长江新城,做好示范中的示范

长江新城(新区)是武汉市政府规划的一个新区,位于武汉中北部的长江边上,是武汉的“未来之星”。“目前,长江新城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一期)系列成果已移交长江新城管委会使用,得到管委会领导的高度肯定。其他各类阶段性成果,经过专题研讨后也将用于新一轮规划修编,减少了投资,规避了地质安全风险。"

彭汉发特地介绍了这个“示范中的示范”:“去年我们完成了长江新城核心区 (起步区)50平方公里的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成果非常丰硕,按照1:1万比例 尺,数据支撑长江新城11种规划,包括地下空间、地热、交通、用地等等,通过这 项先行调查研究,我们形成了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指南,预计在今年年底完 成编写,明年6月份出版,应该是全国首部,作为示范城市通过调查总结的经 验。”

“长江新城总体面积550平方公里,剩下的500平方公里今年全部开展,重点的 2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进行1:2.5万详细调查,非建设用地按照1:5万做摸底调 查,计划今年年内所有调查成果全部完成。我们也在一边调查一边总结,目前发现 长江新城地热禀赋相当可观,六七百米温度已经达到42摄氏度,很有前景。这也为 长江新城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绿城’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长江新城地质大数据示范应用系统也正在建设,利用MapGIS的全空间一 体化特色,实现地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地质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及地质大数据挖掘 等关键技术突破。

到2021年,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将完成全部8569平方公里的调查,提交成 果。届时,人们将会看到一个透亮、通明的“地下武汉”。地质一张图,会让无论 是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还是生态环境质量条件,都清楚明白的摆在规划管理人 员眼前,实现地质调查成果在规划、建设、防灾、应急等方面的应用。

“精准对接城市发展需求,提出解决城市问题和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 议;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GIS等先进技术,将调查成果融入城市管理主流 程,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的支撑作用。”彭汉发对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在城市发 展建设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充满期待。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2019年11月01日第423期

作者:董慧

原标题:《聚焦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