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湾滑坡点)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马小米)“当时真把我急得乱跳,还好跑出来了。”今年9月起,巴中经历了多轮强降雨天气,位于巴州区光辉镇哨台村四组的董家湾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村民董良清是该隐患点的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在滑坡发生的5分钟前,他拉着返回家找手机的村民逃离现场,成功避免了村里4户7人因灾伤亡。 据了解,巴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境内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5%,丘陵河谷及平坝仅占5%。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巴中连续8年地质灾害“零伤亡”。显著成效的背后,巴中做了些什么? 地灾“等”不起,“防”在最前头 “预防重于治理,是我们这8年来始终贯彻的理念。”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何小兵告诉记者,“防”的意义在于灾害发生之前,就能将群众撤离到安全区域,而不是一味的等待和观察。 如何让“防”走在最前头?身处地质灾害防范最前沿,和董良清一样的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无疑是关键一环。据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俊介绍,全市共有群测群防人员1860名、专职监测员2591名,一般选择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居民担任。“他们生活或工作在当地,不仅熟悉当地地理环境和灾害隐患分布情况,也熟识地质灾害威胁对象,能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并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 李俊说。 哪里有隐患?隐患有多大?摸清隐患的底子,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2019年,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试点开展1:1000大比例尺城市规划区详查,完成了巴中主城杨家坝、龙泉、北龛寺、回风、大溪口、南龛坡等地质条件较复杂区域约12平方公里的详查;对调查区域进行了分区,针对各个分区,就建设适宜性、规划用途、开发强度、边坡高度、边坡坡比等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使城市规划建设充分考虑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更好地预防了城市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同时,在每年汛期前的隐患点排查和全域排查工作中,一律实行专业调查人员会同村社干部等群测群防人员入户核实,运用野外调查APP实地采集信息,准确判定危险区范围、录入威胁对象相关数据,为精准后期监管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构建综合治理体系,让“心慌”变踏实 近年来,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了城镇规划区例行详查、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地质灾害全域排查,截至11月22日,全市排查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591处,威胁3.5万余户9.8万余人生命和32亿余元财产安全。 面对隐患,巴中市巴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朱少成认为,消除隐患威胁最直接有效的举措是工程治理、避险搬迁、排危除险等综合防治项目,构建科学长效的综合治理体系,才能全力化解重大风险。 走进巴州区宕梁街道办事处麻柳湾崩塌治理项目处,坚固的挡土墙和爬山虎、花台等坡面绿植,让人难以相信曾经的这里是一个让周边住户“心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前许多老百姓反映,从这儿过路,经常掉小石头下来,下大雨就更怕了。”朱少成告诉记者,该不稳定斜坡、坍塌坡面积约14500㎡,坡体受卸荷、风化、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表层风化岩体坍塌,威胁周边8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介绍,经群众反映及专家检测后,该项目于2015年7月开工治理,通过清危、挂网喷浆、种植植物、培土回填等工程,于2017年4月竣工,彻底消除了此处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地质环境,有效保障了坡体上方居民和坡脚道路行人、车辆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在心里踏实得很哦,点儿都不担心。”家住该项目坡上位置的蒲女士说。 “科技的翅膀”为地质灾害防治加速度 “有了这家伙,心里踏实多了。”发生山体滑坡后的董家湾,还居住着部分村民,曾经一到下雨天就睡不着觉的董良清告诉记者,多了个监测“助理”,工作也更有保障了。 董良清口中的“助理”其实是雨量监测站,它会按1小时、12小时、24小时降雨强度,启动实时值班播报模式。如果雨量超过了预警阈值,系统会自动向董良清发送提示信息,提醒他加强巡查工作。目前全市已安装并投入559个雨量监测站。 近年来,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力构建技防服务机制,创新实时预警模式,形成了以专业监测、设备提供、数据采集、精确预警和督导服务“一体化”运行新格局。 “有了科技的翅膀,地灾防治工作呈现出了新的速度。” 今年年初,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式投入运行了地质环境基础数据填报系统,一面大屏幕让每一个灾害隐患点的地理位置、灾害规模、威胁人数等基本情况一目了然,还能根据气象情况提前预警并分析出地灾防治隐患和方案。该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温智感慨,过去要实时掌握最新情况,只能靠电话和监测员联系,不放心的话还要亲自去现场跑一趟,如今的便捷与准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