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九省通衢”的武汉,是华中地区的“超大城市”,也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 水陆空交通枢纽。“以经济中心、科创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 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更对武汉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聚焦城市规 划、建设、运行、管理,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势在必行。
“信息化建设对于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非常重要。不仅要把多源、异构、 海量地质资料和成果形成完备的专题数据库,而且要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 联网、3S、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其得以充分应用,为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运 行、管理提供地质信息支撑服务。”日前,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彭汉发在接受 采访时强调。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支撑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
武汉是全国首批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示范城市。该项目采用“中央+地方”合作模式总体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武汉市财政和湖北省财政提供配套资金,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和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组织实施。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要求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负责组织实施好示范项目。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则是其重要技术支撑单位。”
“所谓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不是传统的以水文、工程、环境、区域为主的专 业城市地质调查,而是打破专业的概念,从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生态5个方 面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性调查。”彭汉发介绍说。
2017年,《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总体实施方案》通过了武汉市政府和中国 地质调查局联合组织的审查,相关工作也逐步启动。
该方案确定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调查、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生态环 境质量调查评价等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主要有:查明基础条件,包括国土空间开 发利用条件、自然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质量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发育条件等;城市地质综合评价,对武汉市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地质灾害问题、优势地 质资源状况、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完善监测体系,建立武汉市岩 溶地面塌陷监测示范基地,地下水、地面沉降示范基地;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建立 地质工作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机制;建设城市地质一张图,实现地 质调查成果在规划、国土、建设、防灾、应急等方面的应用;成果综合集成,在云 平台上,作综合集成展示。
据介绍,围绕武汉市近期建设重点和远期愿景目标的需求,项目将形成20项服 务成果,支撑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同时,构建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和生态地质工 作技术方法体系,打造“百湖之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样版,树立地质工作服 务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标杆,形成河湖丘陵复杂 区特大型城市地质调查典范;对标雄安新区,打造“透明长江新城”,有力支持武 汉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创新中央引领示范、地方协同跟进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机 制,建立成果汇交、资料共享制度。
海量地质调查数据,接入云平台管理
武汉市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强化成武汉市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强化成果的转化应用,编制“读得懂、 用得上”的地质相关成果至关重要。
“不久前,我们将武汉市岩溶白沙洲条带的精细化调查成果集成到规划一张图上。该区域是武汉历史上发灾最多,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在总面积11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里,通过精细化处理,高易发区缩减为11平方公里,即缩诚了90%,成果非常突出。”彭发举例说明。
“武汉市有8条岩溶条带,未来要陆续布置1:1万精细化调查,掌握第一手数据。”据介绍,岩溶地面塌陷是武汉市最严重、最突出的地质问题。从1931年有记载以来,多次发生的塌陷,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近几年,随着城市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极端降雨天气频繁,诱发地面塌陷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本次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建立了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监测示范基地,通过数据积累,最终达到预警及预防的目的。"
“不仅是岩溶地面塌陷,地下水与地面沉降也是我们的监测目标,所有的监测 数据最终都要接入云平台进行管理,与相关管理部门联动,为灾害预警、应急及城 市安全提供信息化保障。”彭汉发进一步补充道。
据了解,武汉市测绘研究院还开展了区域地灾评估,确定地灾隐患点及类型, 制定巡查及预防方案。“有了这些成果,以后武汉的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就不再需 要做单独评估了,只要在网上下载即能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支撑只是应用的一个方面,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更 主要的任务是支撑城市规划与建设。为规划建设的不同区域、不同空间、不同层次 提供不同基础地质成果数据;为重大项目、主要功能区的空间和布局提供地质环境 数据,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指导城市工程;为规划提供水资源、矿产资源和 土地资源等城市保障性地质资源的基本情况数据。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成果还将为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进行提前预警, 并就如何解决地质问题提供工程措施方案,以满足建设部门的需要,节约建设成 本。比如,地铁施工要穿越很多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调查就可以指导地铁建设, 哪些可以在地上穿越,哪些在地下穿越。如果在高易发区穿越,会发生什么问题, 提前预判,采取措施。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也发挥着不小作 用。“比如:‘海绵城市’建设。武汉也在这几年发生过暴雨淹城的事情。地质调 查会细化分区,哪些地区下渗系数比较好,哪些地区不透水层厚,相关成果给水务 及建设部门提供参考。再比如:为水土质量判定提供支撑。通过长江沿岸生态地质 调查,重点摸清长江沿岸四五百平方公里水土质量,特别是表层土质量,提供防治 措施。”他还特别谈到,武汉历史上是重工业城市,工业棕地质量调查,可以判别 哪些是污染元素,为下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为自然资源工作的一环,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同样支撑着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科学有序地统筹布局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同时也为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提供重要抓手。而城市地质调查,能够摸清能源矿产、水、土、林、草、湿地等自然资源家底,掌握开发利用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为“双评价”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有力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