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40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好“岩土”文章 减防地质灾害

[复制链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08:2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驰在介绍实验室情况。    本报记者  白莲  摄
                                                                                                                    岩土工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内的地下隐蔽工程。如今,随着国家建设工程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李驰带领团队通过一系列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与预控措施,取得若干关键技术和创新性成果,为我区岩土灾害工程防御提供了技术保障。

  □本报记者  白莲

  驾车行驶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和盛路的柏油马路上,道路两侧耸立的高边坡下松柏茂盛生长,让人心生惬意。可很少有人知道,过去,这里高边坡的土质属于典型的湿陷性黄土,下覆有部分泥岩出露,经常引发界面滑移的岩土工程灾害,治理难度大,施工技术要求高。

  岩土工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内的地下工程,因而又被称为“隐蔽工程”。岩土工程背后,“隐藏”着一群人,他们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区域不同的地质条件,预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各类地质灾害, 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灾减灾方案,减小建设风险, 避开地质灾害。

  “岩土工程是实践中的科学,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岩土工程学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与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在我区中西部,广泛分布有湿陷性黄土、盐渍土、风沙土等区域性特殊土。近年来,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使得黄土泥岩界面滑移,导致路基高边坡失稳破坏、露天采矿边坡崩塌或滑坡等岩土工程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李驰告诉记者,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对岩土的工程性质、地基基础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由于区域性岩土灾害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非常复杂,工程防御措施缺少针对性。目前,就防御自治区中西部范围内的岩土工程灾害,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可资借鉴。

  因此,研究和发展区域性岩土灾害的理论计算方法,构建有针对性与区域经济建设水平相适宜的工程防御技术,已成为我区中西部岩土灾害与安全防控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李驰常常教导学生,岩土工程专业是“实践中的科学”,要把科技创新的论文写在大地上。工程勘察、设计、治理、监测、检测……她常年出入于施工地数米深的深基大坑,将岩土工程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环节紧密联系。

  在多年的科研和实践过程中,李驰带领团队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自行设计了“黄土泥岩界面滑坡的半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系统”,研究黄土泥岩界面的滑移机理及界面滑坡的启动条件,以“挡、排、护”为出发点,综合利用工程防御措施,将黄土泥岩层的锚固与新型土工布的过滤排水功能相结合,有效阻止坡体中软化层的出现,避免界面滑移启动,增强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通过多个岩土工程项目的实施,李驰团队在岩土灾害的工程防御措施方面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提出了我区中西部黄土泥岩界面滑移的启动条件,集成了界面滑坡的工程防御关键技术;提出了降雨入渗条件下黄土状粉土边坡失稳诱发中西部泥流灾害的启动条件,构建了滑坡转化泥流的平衡关系协调模式;建立了数值风洞对风机运行进行追踪模拟模型,提出了内蒙古中西部风电基础地基稳定性的数值评估方法;提出了低频循环荷载作用下内蒙古中西部特殊地基土动力变形及动强度的劣化规律。

  她和科研团队还通过进行室内人工降雨模型槽试验,模拟降雨作用下坡面土体因渗流作用导致失稳并诱发泥流的启动条件及其汇流过程,研究雨强与土体启动所需时间及启动时总雨量间的关系,为黄土泥岩地带滑坡的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指导。团队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在多项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痴迷‘玩土’,爱岩土爱到骨子里”

  由于岩土工程专业性较强,相关施工技术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需要具有足够的警惕性,提高岩土工程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容不得一丝马虎。

  “很多人说,我们这项工作不适合女性干,但女性的细心和敏感有时候更会起到独特的作用。”眼前的李驰老师,外表温文尔雅,谈吐清新脱俗。从事岩土工程研究近30年,李驰的胳膊和腿上伤痕累累,但她依然痴迷其中。

  “李老师是爱岩土爱到骨子里的人。”学生们如是评价她。

  无论何时,李驰汽车后备箱里一定会躺着工衣、安全帽、运动鞋这几件宝贝。“我们就像工地上的‘急诊医生’,接到基坑突发状况的电话,立刻第一时间奔赴施工现场,为工程提供专业的科学指导。”李驰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在李驰教授的实验室,两位研究生正在认真地做着实验,“我们就是‘玩’土的,”李驰打趣道。去年,她刚从国外带回了一项关于“微生物诱导矿化膜”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酶化作用改善岩土工程性质,是新型绿色微生物技术与岩土工程改良相结合下的技术创新。

  “20多年来,我们历经岩土工程学科从无到有,我们的团队从小到大,我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团队将继续努力,为自治区岩土工程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李驰对未来信心满怀。

  [记者手记]

  岩土工程是地下隐蔽工程,其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缺少科学的预见。如今,随着国家建设工程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我区中西部区域开展大量的高边坡路基施工、大跨度桥梁建设,防治黄土泥岩界面滑坡灾害刻不容缓。我区中西部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矿山、煤炭、采石场等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岩土灾害。

  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李驰团队通过一系列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与预控措施,为实际的灾害防治工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与实践指导。项目成果基于岩土灾害理论,对岩土体结构的累积损伤机理进行研究,在岩土灾害的工程防御措施方面取得若干关键技术和创新性成果,并应用于中西部岩土工程建设中,为我区岩土灾害工程防御提供了技术保障。

  岩土工程领域的施工已经由过去的粗放式管理逐渐转向如今的预测、施工及灾害防控,这凸显了科技支撑的力量。我们相信,通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将来一定会充分掌控和化解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与威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