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23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深入解读全球主要造山带最新研究成果

[复制链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14:3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标题:专家深入解读全球主要造山带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矿业报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主持的国际地学计划IGCP662近期举办或参加了多项国际合作活动,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扩大了影响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为组织单位之一,IGCP662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了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召开的“欧亚地质”国际学术研讨会。
IGCP662主持人王涛、Reimar Seltman、Inna Safonova和肖文交等参加会议,并分别作学术报告。作为该研究中心的新成员,肖文交作就职主题发言报告。此次会议还邀请了M. Celal Sengor、Ratschbacher L等国际著名大地构造学家作学术报告。
会后野外考察
据了解,IGCP 662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比世界上不同类型造山的物质鉴别特征,2018年成功在中国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获得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鉴于此,Reimar教授等德国GFZ中心学者商讨在GFZ 莱布尼茨学会2019年会议期间设立“The Geology of Eurasia”国际论坛,邀请IGCP662项目参与组织,以便深入全面研究世界主要造山带,包括欧洲的一些重要造山带。
德国地学研究中心隶属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在全球过程、板块边界系统、地球表面与气候作用、自然灾害、地球资源、大气探测、海洋地质资源和存储潜力以及地热能源系统等诸多科学领域,研究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成果,是国际地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实验室之一。
随后,王涛等还参加了欧洲海西造山带野外考察,观察了海西造山带的组成和岩浆演化,其中包括长英质麻粒岩首次研究并命名之地。
此外,IGCP662项目第二次工作会议与野外考察也于近日在蒙古国举行,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捷克、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巴西、巴基斯坦、越南等10个国家近80余人出席会议,其中中国科学家15人。由于适逢蒙古国科技大学建校60周年,经IGCP662项目负责人与蒙古国地质学家反复磋商,本次活动由蒙古国科学院、蒙古科技大学、捷克地调局等机构组织。
工作会议首先向近期离世的德国Alfred Kroner教授和蒙古国科学院OnongoTomurtogoo院士默哀,缅怀他们在中亚造山带地质研究和青年科学家培养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随后,蒙古国科技大学校长B.Ochirbat和蒙古矿业部和重工业部有关负责人代表组织方致欢迎词;IGCP662项目主持人王涛研究员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主要研究任务、执行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并作学术报告《Orogenic Architecture and Crustal Growth from Accretion to Collision: Examples from the CAOB and Kunlun-Qinling-Dabie orogen》;来自捷克地质调查局的Karel Schulmann教授院士作特邀报告《Accretionary and collisional processes forming Mongolian tract of the CAOB》。口头报告及展板内容涉及全球地壳生长、中亚造山带、特提斯造山带、朝鲜半岛前寒武地质、南极洲前寒武地质、蒙古国活动构造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会人员围绕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和区域成矿规律开展了深入探讨,就各研究团队以及相关地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
会后,与会代表赴蒙古西南部地区参加了为期5天的野外考察。他们详细考察了蒙古西南部Lake Zone和蒙古阿尔泰两条构造带内出露的新元古代到早古生代岩石组合和构造现象,包括ErdeneUul蛇绿岩、BoomynKhudag寒武纪磨拉石、Tsogt变质穹窿和变质核、Tsogt核的高级变质作用、Khaya Khudag寒武纪弧辉长岩、高压云母片岩、榴辉岩、含化石的寒武纪灰岩等。期间,来自捷克共和国的Schulmann院士和Hanzl教授还详细介绍了捷克与蒙古过去20年在该地区合作完成的填图成果,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充分交流。通过此次野外考察,与会专家不但加深了对于中亚造山带早期演化过程的认识,同时丰富了对于增生型造山带组成和构造特征的了解。
中方专家还应邀前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与中国冶金总局山东局蒙古正元有限责任公司共建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蒙古国地质调查基地”座谈,就进一步构建中蒙国际合作中心、打造新的合作平台提出了建议。□
(地宣)
什么是IGCP662?
GCP 662(2018-2023)是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于2018年3月批准并支持的项目。
一直以来,造山作用和地壳生长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如何定义造山带类型并描述其演化过程?如何对造山发育的不同过程进行识别?对成矿富集起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仍有待回答。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目的是1)研究增生造山带与碰撞造山带的地壳组成和结构差异;(2)通过评价新生地壳与改造地壳的相对比例,建立(半)定量描述造山发育的标准;(3)进一步认识造山成分对成矿的作用。
该项目拟对世界上最大的显生宙增生造山带中亚造山带、世界上最年轻的广泛碰撞成矿带特提斯造山带等复合造山带进行对比研究。该项目将促进对造山过程和大陆增长及其在成矿富集中的作用的(半)定量描述。相关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发现新的矿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