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42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地质调查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5

帖子

1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4 11: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9年澳大利亚首先提出“玻璃地球”的概念,即让地球像玻璃一样透明,一眼就能知晓地下的构造、岩层、矿产甚至成份。主要方法是采用多种地质手段获取海量的数据,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当需要相关信息时能够及时查询、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这种思想理念一经提出,世界各国纷纷效仿、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相关项目。
我国也积极推广应用这个概念,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在城市地质调查方面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1、完成306个地级以上城市地质环境资源摸底调查。2004-2012年,开展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活动断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各类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摸清了地下水、地热、矿泉水、地质景观等地质资源状况。
2、完成了6个城市三维地质调查试点。2004-2009年,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杭州等市政府合作,开展三维城市地质调查,系统建立了城市地下三维结构,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决策平台和面向公众的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系统。
3、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在总结试点城市地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采用部、省、市多方合作模式,完成福州、厦门、泉州、苏州、镇江、嘉兴、合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济南等28个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4、以城市群为单元,推进综合地质调查。2010年以来,为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划的需求,组织开展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北部湾、长江中游、关中、中原、成渝等重点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强化精准服务。打破专业界限,创新成果表达内容和方式,编制了一系列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对策建议报告、在服务城市和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地质问题防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质成果服务成效尤为明显。

其中,福建省在全国首创了“1+N”模式,即一个全省通用的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各市县在此基础上做定制化开发。这种模式打通了各城市、各部门的“信息壁垒”,让数据即时共享、协同办公成为可能,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地质调查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系统已在平潭、漳州、宁德三个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系统初步建成之后,面向政府管理、规划人员和专业人员,为福建多个设区市地质规划和工程选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地质灾害防治、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服务。
福建省城市地质“1+N”创新模式,将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多年建设经验应用到通用系统中,再结合地方特点定制开发,节约了大量成本,显著提高了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推进速度,对福建全省乃至全国的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2017年12月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浙江省地理国情监测管理办法》,立法明确了对供水、供电、供燃气、光纤电缆和污水管道等城乡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对地下廊道、管线等地下空间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截至目前,杭州市已经完成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嘉兴市完成了浙江省首个地级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台州市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基础上完成了18项专项普查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工作,包括城市停车位空间分布、城市低洼地段级道路易积水区空间分布、城市地下空间分布等地理空间数据。三个城市均针对调查建设了配套的信息化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