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腹地,明长城脚下,坐落着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以下简称“首矿”)。经过60年的发展,首矿已成为以采矿、选矿为主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运输物流等新产业、矿山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公益事业的特大型现代化矿山企业,并先后荣获“中国矿业十佳企业”、“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文化四十标杆单位”等荣誉。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以创新为引擎推进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作为国家“首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的首矿,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注重发挥国企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以存量资源为基础超前谋划资源接替,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发展,靠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走出了一条“生态环保型、安全科技型”的绿色矿山多元发展道路。
资源综合利用的绿色创造
1959年,首矿在“让高炉吃上自家粮”的热切期盼下诞生。60年来,首矿采剥矿岩总量达26亿吨,要是将这些土石方砌成高、宽各1米的石墙,可绕赤道35圈,成为首钢战略资源保障基地。
“加快发展砂石骨料,积极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固废替代自然资源,发展机制砂石等产品”,在国家政策导向下,传统砂石骨料产业进入快速转型升级时代,资源有了新的概念和定义,国内各大企业纷纷进驻砂石行业。
首矿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建筑原料市场新契机,利用尾矿砂、废土石资源,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确定了“发展培育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战略,引领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着力构建资源型企业行业转型示范基地,打造北京市绿色建材服务商。
“砂场”点兵,主拼实力。首矿拥有25亿吨废土石、尾矿砂资源禀赋优势,且随着生产建设每年还新增几千万吨。瞄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首矿按照“整体布局、分步实施、突出效益、多渠道开发”原则,一步一个脚印攻城拔寨,先后建成尾矿高效浓缩和尾砂干排工程、铁矿石磁选产线等,形成数百万吨级产能。特别是,集尾矿高效浓缩、建筑砂提取、尾砂干排以及尾矿高浓度一级泵站输送于一体的规模化的尾矿全流程处置工艺,在国内属于首创,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和推广前景。
首矿在示范基地建设方面突出“五绿”,即绿色资源、绿色生产、绿色运输、绿色排放、绿色发展。对标精矿粉管理,适应市场需求,健全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管理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相应的管理标准。建成砂石骨料标准试验室,实现产品质量精准检测。开展技术攻关,提质量、降成本。在此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响应北京市蓝天保卫战要求,2018年9月第一列产品运抵北京,成为北京市最大火运绿色建材供应商,为首都建设增添新绿。目前,首矿每天都有数列“绿色建材”整装发运,销往北京、河北、天津、山东等市场,服务城市建设。
美丽的尾矿库
首矿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另一大优势在于手握“绿色动脉”。首矿管辖铁路线达232千米,厂区外部与京哈线、津山线相连,可直达京津冀及全国各地,具有集装箱发运资质。未来,随着国家“公转铁”政策全面实施,依托水曹铁路运营,首矿将形成“一干多支”的路网布局,连接资源发源地和港口腹地,打通迁安-港口绿色运输通道。打造集多式联运、仓储接卸、加工配送、钢贸商务、管理服务等为一体的首钢迁安地区物流集散基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运输、仓储服务。
智能矿山的智慧方案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时代命题。首矿以智能化矿山建设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为平台,致力于用科技改变传统矿山生产模式,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字化矿山示范工程,推动了企业由传统矿山向现代化矿山的转变。“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走进首矿杏山铁矿调度室,这里的工人正手握操作柄,远程操作地层几百米深处的电机车装矿,之后电机车将自动拉运、卸矿,这项“井下电机车远程操控技术”,由首矿自动化团队自主研发。这一技术将井下电机车装矿、司机驾驶、放矿等工种融为了一体,一并由井下转移至地面,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可视化的全新管理方式;一并由原先的高粉尘、强噪声、潮湿的井下作业场所,转移至工作环境洁净而舒适的地面主控室。
这一地下采矿自动化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组织效率,开创了国内井下地采运输生产的先河,且打破了国外同行的技术垄断。若能在国内大中型矿山企业推广的话,可将数以万计的井下操作工解放出来。
2015年,首矿“井下电机车远程操控技术”被国家安监总局列入“第一批新型适用安全技术及装备推广目录”。杏山铁矿亦被评定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全国示范矿山。
至目前,杏山铁矿采矿作业已基本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控制,职工总数亦比建矿初期精简了200多人,等于减少了1/4的井下操作人员。这一高效转型升级的成功运作,在国内同行业具有十分典型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2017年,首矿“井下电机车远程操控技术”成功应用于中铝集团旗下的云南普朗铜矿,自主研发运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最大的65吨井下运输变频机车。
2018年,首矿第一次走出国门的信息化产品——赞比亚中色非矿MES项目成功上线,将中国热情与中国服务带给“一带一路”上的铜矿之国。
目前,首矿矿山自动化、信息化产品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国外辐射到赞比亚、巴西、印度、伊朗等国,涉及冶金、有色、煤炭、水泥、铅锌等行业,与国内外100多家大中型矿山企业有业务往来,对国内智能矿山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强力推进剂。
地下采矿方式的转变,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革。首矿以建设一流冶金地下矿山战略目标为引领,逐步探索形成了冶金地下矿山“爆破设计智能化、穿孔作业自动化、装药工艺精准化、爆破管理信息化”的爆破“四化”管理方式,在爆破提效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该成果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砂库变公园的绿色生态
首矿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冀东长城脚下,背靠燕山、面向渤海,百里生产生活区域与周边生态环境有机融合。近两年,国家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面对新形势,首矿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围绕建设绿色矿山,大力推进“经济用能、治污减排和恢复生态”,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运用自身健全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体系,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创新氛围,培育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聚焦绿色发展,践行国企担当。首矿坚持能源“用尽、用足、优用、少用”,推进节能管理向经济用能转变。坚持超前治理,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推进本质减排,进行燃煤锅炉热源替换,实施除尘系统改造,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排放总量降低90%以上。
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用于生态恢复治理。秉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效果、提升形象”的复垦治理理念,坚持“高标准土地整备、治理一个区域绿一个区域”的工作标准,加大投入,按照生态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方案,高标准完成了孟家冲尾矿库、大采排土场等停用采排场的治理。
如今,昔日的荒滩野坡已变成了茵茵绿洲,天鹅、野鸭流连忘返,“土场变林场、砂库变公园”成为事实。作为昔日“亚洲第一大矿”的水厂铁矿,已成为“国家第一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作为首钢第一座地采矿山的杏山铁矿等13个单位,被评为“唐山市花园式单位”。
以人为本,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实施全员健康计划,促进职工身心康健。首矿发挥“互联网+健康”作用,建设“医疗健康综合管理平台”,为职工提供个性化、精确化、“私人订制”式服务。首矿《大型企业职工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荣获北京市管理创新一等奖,并成为国家级流动人口健康管理示范点。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职工心灵驿站”,职工心理健康体检纳入职工体检项目。职工心灵驿站获得了北京市总工会正式命名,成为北京国企在京外地区唯一一家“职工心灵驿站”。连续24年举办为期半年的矿山文化节,领导带头,组建篮球、健步走、京剧等业余文体协会16个,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都参加一个协会任会长,亲力亲为组织协会活动。“矿山文化节”,已经成为首矿的一个文化品牌。
持续推进班组建设,打造班组家文化,千方百计满足人才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员工转型提素,在实践中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人才。近几年来,5名职工问鼎行业技能大赛冠军,10名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1名职工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3名职工成为首都市民学习之星,3名职工成为首都最美劳动者。
建设绿色矿山,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亦是首钢矿山人的执着追求和责任担当。如今,“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已成为首矿人的普遍共识。首钢矿业公司将与时俱进,进一步打造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和谐矿山,守护矿山人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