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2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岩溶石漠化区土壤岩溶作用强度影响研究获新进展

[复制链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15:5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矿业报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近日在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土壤岩溶作用强度影响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
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为有效治理石漠化,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这些措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了土壤呼吸速率。其中,人工种植李树因其既能治理石漠化、恢复生态,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而被广泛采用。
岩溶石漠化地区不同种植年限人工经济林下土壤岩溶作用强度研究不仅关系到岩溶碳汇估算,也关系到岩溶区陆地碳源/汇的准确评估。为明确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人工经济林对岩溶碳汇的贡献,研究人员以桂林市恭城县“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不同种植年限的李树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原位监测了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二氧化碳浓度,采用标准溶蚀试片法监测了土下石灰岩溶蚀速率,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岩溶作用产生的碳汇强度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李树林土壤二氧化碳浓度受种植年限、土层深度、研究区气候条件(温度、降雨)等的共同影响;土下石灰岩溶蚀速率除与土壤二氧化碳浓度有关外,与李树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环境等也有较大关系;不同种植年限李树人工林土下石灰岩溶蚀量在42~136.3t/(km2·a)之间,折算成单位面积碳汇量则在5~16.4t/(km2·a)之间,种植年限对土下石灰岩溶蚀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基本表现为植被生长初始和达到稳定阶段时的溶蚀速率较大,碳汇潜力也较大。
研究人员认为,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种植人工经济树种,不仅会导致岩溶区地表森林系统发生增汇过程,地下也会同步发生类似的增汇过程。因此,在岩溶区碳循环潜力与评价研究中必须考虑相关岩溶作用。□(杨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