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银
中安在线、安徽文明网、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背起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在上世纪五十年,这首曲调激昂的《勘探队员之歌》曾风靡大江南北,激励无数有志青年投身地质事业。
在安徽,也有这样一群迎着晨曦,踏着雨露,奔走在山川河流间,用智慧和汗水为祖国寻找宝藏的热血青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开始进行特种钻探工程技术研究,相继解决了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安全位移监测、矿山特种工程、环境地质取心取样等高难度技术问题,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就是被誉为“地质神兵”的安徽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
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大国工匠”,他44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地质找矿事业。他领衔开展的“深部地岩心钻探关键设备技术方法研究”项目攻关,突破了制约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的技术瓶颈,他将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推进到3000米,项目成果在国家深部找矿、科学钻探、海洋钻探等领域进行了推广应用,产生了数千亿元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他就是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朱恒银。
守初心:从高中生到钻探专家,44年专注做一件事
“我今年64岁,工龄44年,这么多年就做了一件事:地质钻探。44年来,我坚守的是一份工作,也是一颗初心。我深深体会到: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坚守初心,从点滴做起,不断向前努力,即使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实现人生出彩。干地质钻探,是我无悔的选择。”对于朱恒银来说,“初心”从来都不抽象,作为一名“勘探人”,他说,他的初心,就一个字——“钻”,“只要钻下去,肯定能钻出个名堂。”
故事还要从1976年说起,当时的朱恒银还是一个只有21岁的小伙子,那一年,他作为一名高中下放知青来到原337地质队,成为了一名地质钻探工人。万丈豪情还没来得及抒发,现实与梦想的落差已如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朱恒银发现,勘探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钻探是地质行业中最艰苦的工种,行业内有一句话叫‘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捡破烂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搞勘探的’,虽然是一句戏言,却也侧面说明了这份工作的不易,70年代的地质工作更是艰辛,那时候在野外,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也大,队员们住的农家牛棚,‘三班倒’工作结束后,回到家一身泥浆一身油是常事。”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退休职工范寿林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干这行会有出息吗?以后会有前途吗?
“你们别看现在这里一片荒凉,可是这里地下埋藏着大量的宝藏,靠你们青年人把它勘探出来,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就是一座城市。地质勘探是国家建设的地下尖兵,从事地质找矿是我们的无上光荣。”正在彷徨的时候,一位地质队领导的话如醍醐灌顶一般,点醒了朱恒银,坚定了他以科技提升找矿水平的决心。
朱恒银决心把工作效率提升上来,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钻探知识,对钻机机具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足进行思考,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小改小革小设计。为了解决一项施工难题,睡不着是常事,有时想到一个问题,半夜也会爬起来进行记录,测算,研究。短短几年时间,他先后完成了8项“五小”成果,分别荣获了国家、省级“五小”创新成果奖,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白天守工地,晚上搞设计,寒来暑往,风餐露宿,44年的时间里,朱恒银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从未改变,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在了地质钻探施工和科研工作中。由他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工程和研究项目1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他作为首席专家领衔的《深部矿体勘探钻探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将我国小口岩心钻探地质找矿钻探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的国际先进水平。这项研究成果在国内10多个省及多个矿区推广,为国家创造了上千亿元的经济价值。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是没有过风雨考验,但可喜的是,这份坚守一直都在。
“90年代,广东省地矿局给他开出过月薪万元的条件,要知道当时职工的工资每月只有200元,但他还是谢绝了,这个决定,现在看起来都是不容易,并且了不起的。”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队长王松根说。
当时,朱恒银已经组建了一支专业技术强、工作作风硬的特钻工程队伍,拒绝高薪的朱恒银仍然像以前一样,扎根在一线,他带着队员们先后承担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地面沉降防治及三维地质、地震监测、水库坝体安全位移监测等高难度项目,尤其采用特种技术完成了上海地铁4号线隧道漏水、涌砂地面塌陷重大事故的抢险工程,创下了辉煌业绩。
“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一个人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四十四年来,朱恒银身体力行为坚守做了一个生动的注解,如今,两次延迟退休的朱恒银依旧奋战在钻探一线,他说,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身体允许,自己一定会继续干下去,“干地质钻探,我有无穷的钻劲,地质钻探就要克难而进,敢钻肯钻会钻,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
范寿林与朱恒银
谋创新:始终走在解决难题的道路上
地质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其中钻探专业主要是利用机械工程技术,开采地底、海底自然资源、采取地层的剖面实况,获取实体样本,为进一步实验提供支撑。换句话说,要确定地下有无矿,以及矿的厚度、位置和含量,必须通过钻探从地下取出岩心,进行进一步研究,这就是所谓的“地质出思路,物探圈靶区,钻探来验证”。
要取出岩心可不容易,孔深越深,不可控因素就会愈发增多,钻头每前进十米,都面临高温、高压的巨大挑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质钻探的深度往往是地质钻探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地质钻探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地质工作要一马当先,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从单纯凭借经验,到依靠计算机辅助技术,再到实现钻孔随钻测量及钻机多参数可视化及远程传输,建国以后,我国钻探业走过了一条“摸着钻”“算着钻”“看着钻”“变着钻”的发展之路。
在这条发展的道路上,创新、应用、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一直是重中之重。
“在科研上,就是要以运动员精神要求自己:更快,更深,更精确。”朱恒银说。为了实现找矿深度的突破,从1983年开始,他相继参加了原地矿部“六五”“七五”“小口径受控定向钻探技术研究”科技攻关项目,在1000m深度钻孔中首创国内地质勘探1个钻孔中分支6个不同方向的钻孔,实现了地下钻孔轨迹“导航”钻进。在地质服务领域,他带头解决了高精度的水库坝体安全监测垂线孔、地面沉降标监测孔、地震观测孔、矿山尾砂充填孔、地下水抽排孔、环境地质原状样取心孔等特殊工程钻探技术难题,为地质找矿的突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朱恒银领衔开展“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及设备研究”项目攻关,历时十余年,建立了入地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技术体系,将我国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水平,为国家创造数千亿元经济效益。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创新不仅意味着思路和技术手段的升级,更是一种遇到难题不退缩,遇到困难不后退的精神态度。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国家专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正式启动。朱恒银团队承担了科学钻探3号孔任务,该孔位于地震断裂带最核心部位,属国内外罕见的复杂地层。当时4、5级余震不断,钻孔至1175.4米处与1186.77米处均发生事故。
一时举步维艰。放弃还是前进?
朱恒银与团队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钻下去,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冒着余震危险连续作业,确保了岩心的原状样和94.6%岩心采取率,钻进深度达1502.30米,不仅超过原设计孔深,还攻克罕见复杂地层钻进、大直径取芯和高应力下钻孔护壁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受到中国地调局高度认可。”
钻头无言,探索不止。进入新时代,朱恒银说,他已经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了新的规划。未来是新能源的时代,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攻克新能源和页岩气的勘探难题,在找矿报国的火热实践中,做一个永不停歇的“钻头”。
在安徽省探矿工程技术研究所钻头研究室,范寿林、朱恒银、王强正在检查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