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查看: 83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国工匠"朱恒银:从高中生到钻探专家 44年专注一件事

[复制链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08: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他44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地质找矿事业。他领衔开展的“深部地岩心钻探关键设备技术方法研究”项目攻关,突破了制约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的技术瓶颈,他将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推进到3000米,项目成果在国家深部找矿、科学钻探、海洋钻探等领域进行了推广应用,产生了数千亿元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他就是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朱恒银。



朱恒银
  中安在线、安徽文明网、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背起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在上世纪五十年,这首曲调激昂的《勘探队员之歌》曾风靡大江南北,激励无数有志青年投身地质事业。
  在安徽,也有这样一群迎着晨曦,踏着雨露,奔走在山川河流间,用智慧和汗水为祖国寻找宝藏的热血青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开始进行特种钻探工程技术研究,相继解决了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安全位移监测、矿山特种工程、环境地质取心取样等高难度技术问题,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就是被誉为“地质神兵”的安徽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
  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大国工匠”,他44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地质找矿事业。他领衔开展的“深部地岩心钻探关键设备技术方法研究”项目攻关,突破了制约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的技术瓶颈,他将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推进到3000米,项目成果在国家深部找矿、科学钻探、海洋钻探等领域进行了推广应用,产生了数千亿元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他就是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朱恒银。
  守初心:从高中生到钻探专家,44年专注做一件事
  “我今年64岁,工龄44年,这么多年就做了一件事:地质钻探。44年来,我坚守的是一份工作,也是一颗初心。我深深体会到: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坚守初心,从点滴做起,不断向前努力,即使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实现人生出彩。干地质钻探,是我无悔的选择。”对于朱恒银来说,“初心”从来都不抽象,作为一名“勘探人”,他说,他的初心,就一个字——“钻”,“只要钻下去,肯定能钻出个名堂。”
  故事还要从1976年说起,当时的朱恒银还是一个只有21岁的小伙子,那一年,他作为一名高中下放知青来到原337地质队,成为了一名地质钻探工人。万丈豪情还没来得及抒发,现实与梦想的落差已如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朱恒银发现,勘探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钻探是地质行业中最艰苦的工种,行业内有一句话叫‘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捡破烂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搞勘探的’,虽然是一句戏言,却也侧面说明了这份工作的不易,70年代的地质工作更是艰辛,那时候在野外,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也大,队员们住的农家牛棚,‘三班倒’工作结束后,回到家一身泥浆一身油是常事。”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退休职工范寿林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干这行会有出息吗?以后会有前途吗?
  “你们别看现在这里一片荒凉,可是这里地下埋藏着大量的宝藏,靠你们青年人把它勘探出来,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就是一座城市。地质勘探是国家建设的地下尖兵,从事地质找矿是我们的无上光荣。”正在彷徨的时候,一位地质队领导的话如醍醐灌顶一般,点醒了朱恒银,坚定了他以科技提升找矿水平的决心。
  朱恒银决心把工作效率提升上来,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钻探知识,对钻机机具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足进行思考,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小改小革小设计。为了解决一项施工难题,睡不着是常事,有时想到一个问题,半夜也会爬起来进行记录,测算,研究。短短几年时间,他先后完成了8项“五小”成果,分别荣获了国家、省级“五小”创新成果奖,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白天守工地,晚上搞设计,寒来暑往,风餐露宿,44年的时间里,朱恒银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从未改变,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在了地质钻探施工和科研工作中。由他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工程和研究项目1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他作为首席专家领衔的《深部矿体勘探钻探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将我国小口岩心钻探地质找矿钻探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的国际先进水平。这项研究成果在国内10多个省及多个矿区推广,为国家创造了上千亿元的经济价值。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是没有过风雨考验,但可喜的是,这份坚守一直都在。
  “90年代,广东省地矿局给他开出过月薪万元的条件,要知道当时职工的工资每月只有200元,但他还是谢绝了,这个决定,现在看起来都是不容易,并且了不起的。”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队长王松根说。
  当时,朱恒银已经组建了一支专业技术强、工作作风硬的特钻工程队伍,拒绝高薪的朱恒银仍然像以前一样,扎根在一线,他带着队员们先后承担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地面沉降防治及三维地质、地震监测、水库坝体安全位移监测等高难度项目,尤其采用特种技术完成了上海地铁4号线隧道漏水、涌砂地面塌陷重大事故的抢险工程,创下了辉煌业绩。
  “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一个人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四十四年来,朱恒银身体力行为坚守做了一个生动的注解,如今,两次延迟退休的朱恒银依旧奋战在钻探一线,他说,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身体允许,自己一定会继续干下去,“干地质钻探,我有无穷的钻劲,地质钻探就要克难而进,敢钻肯钻会钻,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
范寿林与朱恒银
  谋创新:始终走在解决难题的道路上
  地质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其中钻探专业主要是利用机械工程技术,开采地底、海底自然资源、采取地层的剖面实况,获取实体样本,为进一步实验提供支撑。换句话说,要确定地下有无矿,以及矿的厚度、位置和含量,必须通过钻探从地下取出岩心,进行进一步研究,这就是所谓的“地质出思路,物探圈靶区,钻探来验证”。
  要取出岩心可不容易,孔深越深,不可控因素就会愈发增多,钻头每前进十米,都面临高温、高压的巨大挑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质钻探的深度往往是地质钻探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地质钻探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地质工作要一马当先,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从单纯凭借经验,到依靠计算机辅助技术,再到实现钻孔随钻测量及钻机多参数可视化及远程传输,建国以后,我国钻探业走过了一条“摸着钻”“算着钻”“看着钻”“变着钻”的发展之路。
  在这条发展的道路上,创新、应用、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一直是重中之重。
  “在科研上,就是要以运动员精神要求自己:更快,更深,更精确。”朱恒银说。为了实现找矿深度的突破,从1983年开始,他相继参加了原地矿部“六五”“七五”“小口径受控定向钻探技术研究”科技攻关项目,在1000m深度钻孔中首创国内地质勘探1个钻孔中分支6个不同方向的钻孔,实现了地下钻孔轨迹“导航”钻进。在地质服务领域,他带头解决了高精度的水库坝体安全监测垂线孔、地面沉降标监测孔、地震观测孔、矿山尾砂充填孔、地下水抽排孔、环境地质原状样取心孔等特殊工程钻探技术难题,为地质找矿的突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朱恒银领衔开展“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及设备研究”项目攻关,历时十余年,建立了入地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技术体系,将我国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水平,为国家创造数千亿元经济效益。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创新不仅意味着思路和技术手段的升级,更是一种遇到难题不退缩,遇到困难不后退的精神态度。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国家专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正式启动。朱恒银团队承担了科学钻探3号孔任务,该孔位于地震断裂带最核心部位,属国内外罕见的复杂地层。当时4、5级余震不断,钻孔至1175.4米处与1186.77米处均发生事故。
  一时举步维艰。放弃还是前进?
  朱恒银与团队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钻下去,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冒着余震危险连续作业,确保了岩心的原状样和94.6%岩心采取率,钻进深度达1502.30米,不仅超过原设计孔深,还攻克罕见复杂地层钻进、大直径取芯和高应力下钻孔护壁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受到中国地调局高度认可。”
  钻头无言,探索不止。进入新时代,朱恒银说,他已经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了新的规划。未来是新能源的时代,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攻克新能源和页岩气的勘探难题,在找矿报国的火热实践中,做一个永不停歇的“钻头”。
在安徽省探矿工程技术研究所钻头研究室,范寿林、朱恒银、王强正在检查钻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3

主题

2746

帖子

95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78

论坛元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08:19:40 | 只看该作者
  铸匠心:精益求精创奇迹
  44年来,朱恒银走遍了大江南北、淮河两岸,参加了许多大型、特大型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一年中,有几乎两百天在工地上度过。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让朱恒银倍感自豪的是,他和他的团队在霍邱找到了储量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的特大型铁矿,在金寨找到了单矿体储量世界第一的金寨沙坪沟特大型钼矿,他亲手设计施工近千个钻孔,完成地下钻探工作量约50万米,创造了没有报废一个钻孔的奇迹。
  “朱教授教给我们的,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技术方法,更是一种精神态度,他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和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工程师王强是朱恒银的学生之一,2011年毕业后,主动来到皖西大地,投身313地质队。8年间,在朱恒银的指导下,他先后参与了4个大型科研项目和2个国家级重点项目,1986年出生的他,现在早已是实验室的骨干成员。
  王强说,当初选择313地质队,就是奔着朱老师来的。“我还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带着我与朱教授合作一个项目,那时候,他身上的细致、敬业和创新思维,就让我心生敬仰,所以一毕业,就奔着朱老师来到了六安。”
  和许多毕业生一样,王强说,刚工作的时候,他也因为“不仔细”,被朱教授训过好几回。一次,因为时间紧,王强在提交的报告中写错了一处,被朱老师发现了,“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朱老师异常严肃,对我们说,‘搞科研,尤其是我们钻探行业的研究,必须严谨认真,数据务必准确再准确,一个细节都不能错。一个失误,就会给国家造成几百万、上千万的损失。”王强说,从那次以后,他在工作中养成了一细再细的习惯,“朱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地质人的‘钻头精神’,什么是‘大国工匠’的精益求精。”
  朱老师麾下,聚集了很多像王强一样的年轻人。
  “近年来,他把培养年青一代作为工作重心,在勘探队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创新当中形成共振效应,是朱恒银思考最多的事。”王松根说,多年来,朱恒银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队员们,带他们的钻探实践,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他的感召下,313地质队里的一批年轻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这支队伍在定向钻进、深部钻探、钻头研究、综合探矿研究等方面已硕果累累、独当一面。”
  对此,朱恒银自己也感到非常欣慰,“我的团队中,先后有30人荣获了国家和省级荣誉,其中,有3人是钻探工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是高级工程师,工程师10余人。20余位钻探机班长中,6名是钻探技师,还有2名省部级能工巧匠,1名全国钻探技能大赛银奖,1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安徽青年科技奖、安徽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安徽省江淮工匠,2人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荣获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朱恒银领衔的深部钻探创新团队的行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朱恒银说,他从走上岗位的那天起,就有一个探宝梦,现在,他想把这个梦想,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为祖国寻找宝藏的队伍中来。“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有幸生逢这样伟大的时代,更应自觉守初心,担使命,我要做一枚永不停歇的‘钻头’,在专业领域内带领更多优秀年轻人,努力奔跑,做新时代追梦人!”(记者 陈欣然、宣成龙、高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